06 April, 2012
水懺漣漪效應
做就對了
不能說自已對經藏或佛法因這次的經驗而有多少增進,但這確實是我第一次體會到慈濟人常說的:「做就對了。」在齋戒期間,師姑為我們精心準備的餐點素淨可口,讓兩週茹素毫無勉強。因此當聽到法會中上人開示:「我們真的需要為了好吃而去殺生嗎?」我發覺自已飛快地搖了頭。僅僅兩週而已,對肉食的慾望不知不覺淡去很多,原來茹素並沒有想像中困難,做就對了。妙音的練習過程裡,是我第一次有機會好好聆聽慈濟的歌曲,在當中感受到的那方祥和世界與祈求天下無災的大愛,讓我在法會結束後仍然會聽著這些曲子,感覺自已的心在樂音中一點點地平靜柔軟下來,從而更有勇氣去反省自已與關懷別人。
很感恩這次入經藏、持齋戒的經驗,將我與慈濟與慈濟人努力的目標又拉近了一點點。期勉自已能記住這份感動與收穫,時時反觀內心,努力將愛與感恩在生活中實現。
27 March, 2012
讓生命變得更美好的機會
Reflection - New Year Blessing Ceremony
29 February, 2012
堅定信念行於菩薩道上
03 March, 2008
2007哥倫布市慈濟歲末祝福有感
一年的結束,代表了新的一年即將開始。在這個轉換的時間點上,我相信不少人會反思自己在過去的一年中所做的事情,也會為即將開跑的新年,立下新的期許與願望。而我在這次慈濟的歲末祝福中的各項表演,特別是全球大藏經的影片中,立下了一個在二○○八年對自己的期許。
從慈濟全球大藏經回顧過去的一年,我們看到的是由於全球暖化現象,地水火風的四大不調下,在世界各地釀成的苦難。把過去漫長的十二個月的災難濃縮在短短的幾分鐘中,對於我來說其實是件很震撼的事情。震撼的是在災難中,看到倒塌的家園、被洪水或者大火掃過的大地和一張張悲傷與無助的臉,才了解到人類雖然自認主宰的世界,事實上卻是如此的脆弱;震撼的是在這樣災難中,卻能很快的看到穿著慈濟制服的志工們出現在現場,不僅提供物質上的支持,也在心靈上的膚慰著災民,陪伴他們走過這一段路。
在看完全球大藏經,我不禁在想,全球暖化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但是在知的階段後,有多少人會真的告訴自己要從自己開始做改變?有多少人相信自己的小小改變,加以時日後會多麼有影響力?很多事情都是一動念之間,就會造就未來很大的不同,像竹筒歲月的「存小錢,行大愛」就是個很真實的例子。沒有竹筒歲月,也就沒有民國八十三年成立的慈濟醫學院。
從自己開始 做就對了
在台灣從小學開始,做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已經是變成了我生活中很習慣的事。來到OSU的這半年,發覺路上的垃圾筒很少標示資源回收,住在一起的外國室友們似乎沒有分類的習慣,生活一陣子下來,發覺自己對於垃圾分類的堅持怠惰了下來。回到全球大藏經,有一段描述著 師公上人,抱著身體上的病痛,卻仍一步一步堅定的走向台上。雖然是搖搖欲墜的身軀,但卻表現出令人震懾的氣勢。「原來這樣的偉大是來自如此堅定的心念」,我對自己說。與其想著「美國跟台灣的環保政策真的很不相同」,倒不如在這個還不太落實的環境中,從堅定自己的心念,從自己開始落實起,也因應了這次「克己復禮」的主題。以這次慈青學長姐「克己復禮、共減碳足跡」戲劇的演出為例,大家是不是發現,每天生活裡的事,是不是因為我們一念心的轉變,就能夠創造出大不同呢?
那要怎麼能堅定我們的心念呢?我想常常參加慈濟的活動一定會是答案之ㄧ。這次活動結束後協助整理場地的過程中,看到了師姑們細心點算著心燈的數量,還有師伯們來回的檢查每個座位是否有留下的垃圾。看似很瑣碎的工作,但卻不輕忽且認真的去執行,我想這就是師姑和學姐所說「走在最前,做到最後」的慈濟人精神吧。也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以這樣的精神共勉之,為我們身處的地球帶來不同。
攝影:楊香寧師伯 撰文:慈青黃昱仁
27 January, 2008
慈濟路上「有您同車」真好---哥倫布市二○○七歲末祝福
在預定了劇情大綱、草擬劇本,並與師姑討論修正後,便開始探詢幾位「理想角色人選」的演出意願。與「大愛劇場」不同的是,我們的劇中演員也就是台下的真實人物,正是「人生如戲」,將生活搬上舞台,演出自己的親身經歷。感恩同學們的勇於承擔,在選角確定,寄發劇本後,大家抽空在星期五的傍晚相約到會所進行前置的錄音工作。
蒙三合一香寧師伯、寶南師伯和由樹(Yuki)師伯承諾大力協助,我們的錄音過程彷彿演出「廣播劇」。除了「愛心媽媽」基芬師姑一路場邊陪伴外,導演寶南師伯和錄音師香寧師伯及由樹師伯更是不可或缺的幕後靈魂人物。在一遍遍的對詞、試音、麥克風的收音強弱、走位以及背景音樂的播放及搭配中,師姑師伯耐心的陪我們從晚間七點錄製到時過午夜。慈青秋妏富有表情的聲音、瑋峰的說學逗唱、宜君的字正腔圓、逸明的調理分明、社長宜展的熟能生巧、敦盈的鄉土親切感和旁白晴惠的稱職演出,都讓大家放鬆心情而漸入佳境。大家一起扶著香寧師伯為我們製作的「慈青專車」,一次又一次的來回練習,讓在一旁的「星媽」基芬師姑也感到與有榮焉呢!
經過一個星期的各自練習,感恩會前夕的採排,讓我們更有臨場感。商借了謝師伯家的資源回收箱;我們除了在空間有限的後台和宗坤師伯、場務晴惠及亦雲討論著如何擺放道具和動線外,更在極短的時間內做了第一次的上台「對嘴」預演。雖然不免緊張,但也知道哪些片段更需要注意口白和動作的配合。於是複製了背景錄音後,大家就回家繼續努力演練,希望能在當天有更好的演出。
星期天是個「凍人」的天氣,但不論是制服慈青,或者穿上志工背心的新同學,都在長長的走廊裡一字排開,用雙手合十的微笑迎接著前來共襄盛舉的大德們。在陸續引導來賓們就座後,慈青志工們回到廳中分享見證了哥倫布市慈濟人去年在四大八印中的足跡,觀賞了慈幼小朋友和家長們共同演出的「媽媽」。隻身在海外求學的同學們,看著小朋友依偎在媽媽身旁的幸福,想起了遠在故鄉的父母,不禁紅了眼眶。在慈少室內樂團悠揚的音樂聲中,大夥在後台忙著安排道具,師伯一個手勢後的合心和氣,讓我們在不到兩分鐘便擺臺完成。我剛回到「餐桌」旁坐下,燈光便亮了起來。
短短十餘分鐘的演出,在台上的我卻感覺既陌生又熟悉。熟悉的是練習過數十次的台詞與動作,陌生的是台下觀眾們專注的眼神和間或發出的笑聲。從外地前來「助緣」的師姑師伯們坐在第一排,低頭又抬頭,手裡不停著記錄著;另一邊慈青輔導師姑師伯們的笑臉則有如定心丸,讓我能定下神來,專心的數著秒數,好讓口白和動作合而為一。在大夥滿臉笑容的將「克己復禮、共減碳足跡」的慈青專車駛回後台之際,觀眾的掌聲在謝幕的深深鞠躬裡,給了我們最大的鼓勵;更希望能藉著這短劇的片段,讓大家有省思生活模式的機會。
在合唱團的寧靜歌聲,和手語隊師姑「無量義經」序曲的莊嚴演出後,大家靜靜觀看了二○○七年慈濟全球大藏經,並聆受了 上人的新春祝福。近年來全球氣候暖化,地水火風四大不調;苦難處由地湧出的菩薩身影,在不同膚色與信仰間,不分國界的向眾生伸出雙手,於 佛陀成道後兩千五百年的今日,仍默默踐行著「人間佛教」的精神,拔苦予樂外,更起見苦知福之念。螢幕上師伯們的白布鞋,沾著水火肆虐過後的大地塵土;師姑們的擁抱,膚慰著感恩戶的淚水,也照見了孩子清澈的眼光,和純真知足的微笑。時處異象、國度危脆, 師公上人心繫全球災難仍頻,更掛念著出外救災的弟子們是否平安;立願文的音樂聲中, 上人踏著台階的腳步巍巍顫顫,溫柔中卻自有一股堅定的力量。佛心師志,是全球慈濟人共同的心念,在時時刻刻提醒著我們,應做 上人的眼和手,以身行相報父母恩、師恩及佛恩。
與會大德在師姑們的引導下,一一上台領取福慧紅包。大家歡喜的看著福慧袋裡的靜思語書籤,宛如 上人句句叮嚀入心,希望這遠渡重洋而來的虔心祝福,能帶給大家一整年的平安吉祥。
回到走廊上合十相送來參與的會眾們,大家的臉上都掛著微笑,帶著滿心的感動離去。場內的慈青同學們也沒閒著,同心合力的幫著師伯們將各樣設備搬上車運回會所。停車場裡,夕陽把大家忙碌的身影拉的長長的,相互揮手道別,法親情綿長,仍是一年復一年。
攝影:楊香寧師伯 李德宏師伯 撰文:慈青徐敦盈
感恩人生的路上 有慈濟人相伴-哥倫布市歲末祝福有感
是了,這就是海外慈濟人。因為人在異國,明白入境難隨俗之無奈;因為隻身在外,了解親情遠隔的寂寞;因為放眼天下,方親見苦難無國界;因為甘願做,才知人人皆可為師,事事皆可修行。一年半的留學生涯,看見無數悲歡離合,漸漸學著知足感恩與隨緣。
攝影:楊香寧師伯 撰文:慈青歐亦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