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February, 2008

每個人都是一篇生動的文章-哥倫布市翰若琳基金會訪視

靜思語:每天都是生命中的一張白紙,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是一篇生動的文章

探訪特別的朋友

這是我第一次到翰若琳基金會探訪,那裏收容了很多身心障礙的朋友。在去之前,本來還在想應該要用怎樣的心情去面對,卻在前一天晚上,我看到靜思語封面上的一句話--- 上人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篇動人的文章。既然如此,或許我應該就以朋友的心情去拜訪他們,因為顯然他們和我一樣,都有豐富人生,都是動人的文章。

真誠用心 互動漸入佳境

雖然我也曾有探訪身心障礙收容所的經驗,但畢竟每一次所遇到的個案都不大相同。每次遇到一個新的小朋友,總是都要時間去適應彼此,但是每一次相遇,奈何卻只有短短的兩個小時。當我剛見到這個妹妹時,她似乎顯得非常焦慮,反覆地重述同樣的動作,而且完全不看我一眼。當遊戲一開始,我帶著她走來走去,也試著對扮鬼臉去吸引她,但她似乎還是不理我,那時我還真的有失落的感覺。

直到最後一個遊戲,是我要唱一首歌給她聽。因為我真的不知道要唱什麼,所以只好自己亂編一首。不曉得是否因為編的太難聽吧,她突然抓著我笑了,而且開始有一些肢體語言;於是我又想起昨晚讀到的靜思語。他們雖然生活在社會的邊緣,但是他們的生命,其實都和我們一樣,曾經像一張白紙,需要被加入顏色而風采;像一首歌曲,需要用心詮釋而動聽。

見苦之福 體會愛的感受

如同師姑們常常對我們說的,我們要學習 見苦知福」。然而昨晚,我突然還有另一種想法:我相信佛祖給了每一個人不同的任務,或許對於這些在收容中心的小朋友,他們的任務是要學會怎樣微笑、傷心、生氣、愛人、以及被愛,但這不也是我應該要學習的嗎?除此之外,是不是還有其他任務要完成呢?或許,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為了別人而活。我們其實無法以自己的力量將自己生命中的白紙塗滿,我們其實都需要別人的幫忙;就如同一首動人的交響樂曲,需要很多人用心詮釋,一起演奏,然後才能感動人。

在慈濟,我學會了因為愛人而享受幸福。

攝影:慈青卓逸明 撰文:慈青洪充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