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23 分享 08/20 靜思晨語 -四緣 本週由徐敦盈同學主持。
靜思晨語 http://www.newdaai.tv/?view=detail&id=46356
四執: 執有執空 執亦有亦空 非有非空 或因四緣造一切罪 四緣: 因 緣、無間緣 所緣緣、增上緣 六根為因六塵為緣 六根六塵和合 意識就會生起作用 無明煩惱累積的習氣 會影響根與塵會合的感受 因此要時時顧好心念 改變不好的習氣 心若是照顧好 習氣改好了 因緣會合無不是福 前念後念、念念相繼 剎那不停、無有間隔 謂之「無間緣」 「所緣緣」第一個緣是攀緣之意 第二個緣是境界所緣之意 意指和心作用的一切法
前幾天的晨語中, 師公說到:四種執著。現在則進一步再問,執著會引起無明, 但執著究竟是從何而起?或起於愛取,或外緣的境界,或以六根為因,六塵為緣,因緣和合而生執著,而緣則是形成無明的種子。第一種緣就是「因緣」,由外因觸發的緣。因緣一起之後,反覆纏繞著,「前念後念 念念無間斷」,就形成了「無間緣」,因此心煩意亂,心靜不下來。佛法是心理科學,所以一切唯心造,因此要時時顧好自己的心,多多親近善知識且時時反省,使得因緣會和而生出福。力行菩薩道後,看盡眾生相,深入眾生心之後,智慧升起,無名煩惱就隨之消滅。
六根之中,每個人都有一張口,但是這一張口卻創造了很多的惡,給別人造成太多的困擾。因此要時時警惕自己,抱持虛心學習的態度,保持正念,以慈悲心、平等心、謙卑心來對待周遭人事,並透過懺悔來善化惡緣。而由身口所感受和意所思想,產生了所有的事情。因此要把連接「六根」和「六塵」的「六識」保養好。「識」就是我們的習氣,所以如果能夠把習氣修好,則能夠產生善緣,且不讓惡緣產生。而根塵識要合一,才能專心時時戒慎。藉由幫助別人的同時,反省自己的做事態度及方法是否得當,以達到人圓、事圓、理圓。
業識不斷薰習而成習氣;而累世積累的習氣,使得人心呈現善惡雜揉。此外,心地、時空、生態不好,也會造就不好的習氣。因此要建立「心的防護網」,訓練自己不被較負面的環境影響。如果知道自己的心念不夠堅定,就將自己投入積極正面的環境,來保護心念,如果能日日實行「口說好話、身行好事、腳走好路」,則習氣會有很大改善。此外,師公也鼓勵大家多「正面思考」,成為好的習慣。因為思維影響行為,行為養成習慣,習慣造成個性,個性決定命運。而思維還是在心念,所以還是得顧好心地。
生命的價值,在於付出無所求,也才能放下得失。一門深入,堅定信念,顧好心念,行入人間菩薩道,終能「通達諸法,得大智慧」,造就好因緣,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