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August, 2008

[靜思晨語]顧好自我心地

2008/08/16 分享 08/12 靜思晨語 -顧好自我心地 本週由卓逸明同學主持。
靜思晨語 http://www.newdaai.tv/?view=detail&id=45968

上人在此篇開宗明義的提到,假設能心地、時空、生態,這三樣合起來正常,那就是學佛最好的境界。然而,時空、生態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換句話說,修行是為了讓心地能不受到外界的影響,就算外在都在動,心還是可以不動。只要心裡有個修行的善念,就能一步步的調整自己的心態,心才不會有所偏差。當煩惱來臨時,讓心情沉澱是很重要的。有時不妨暫時地遠離人群,到外面走走。宇宙萬物、一草一木都是值得學習的對象,讓自己調整心態重新出發。

上人引用修行者和小蝨子的故事,並以小蝨子比喻生活中的煩惱惡因緣。當生活中的小蝨子出現時,我們是否當下就起惡念而將其滅掉;或是身處困境中仍保持『善』念來處理、面對那煩惱惡因緣,進而有辦法將其轉為善因緣。時時提醒自己是否有把心地顧好,而不是任性隨意就把它殺了。此外,為免除小蝨子(煩惱惡因緣)的騷擾,我們是否更需去維持環境(心靈)的清潔。所以,只要能調好我們的心地,無論時間空間為何,就能選擇正確的生活型態,種下好的因,而不去造業受報。所有的造作,都會成為未來的因,因此起心動念都要用心。此外,我們也要有面對問題的智慧和勇氣。即使當下沒有足夠的智慧圓滿解決,也可以做中學,做中覺。短暫解脫並沒辦法增長我們的智慧,只有找出真正的解決之道,才能清涼自在。時時自我觀照,就能逐漸化解煩惱增長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