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September, 2006

新生的迎新感想

有一種遠離,遠在無垠大洋的盡頭,遠在異國乾冷空氣的凝結處,遠在中正機場窗上的身影,揮手。每個離鄉背井的學子都要經歷這一段,兩只滿爆的行囊和一個空空如也的冰箱,在未知的國度裡,我們似乎抓到了什麼,卻什麼也還沒抓到。

一劑肺結核測試針,挑起疑似感冒症狀的數日,生活在慌忙塞滿冰箱和一場場新生訓練中度過,莽莽撞撞的選課過程之後,我們的心在慈濟會所當中獲得平靜。我們只是一群一路顛簸而來的凡夫俗子,卻得到慈濟師姑師伯和慈青社員的溫馨接待,彷彿已經等了我們好久,彷彿我們是重要的禮物。

「歡迎,進來坐呀!」熟悉的腔調牽動旅人的生命記憶,一陣時空錯亂,彷彿瞬間回到故鄉,定眼一看,慈濟人的制服就在眼前,這裡有家。


平日寧靜安祥的會所裡,今日多了可人的嘈雜聲。無論是生活常識上的分享,情緒上的紓解,或是皇帝一般重要的五臟事,慈濟人都替我們設想週全。十八般武藝精通的師姑伯們齊心提供協助,讓乍到的學子感動莫名;一場留學經驗高峰會議,讓在場新舊生聚精會神,比上課還要專心;香積組師姑們的家鄉料理,讓離鄉背井的孩子捧著咕咕亂叫的肚子,和著欣喜之淚,囫圇地吞下無言的愛心。

曹師伯說:「人在異鄉,身體若有不舒服,打電話給師伯,遠比自己拖病亂想的好。」三叮嚀四囑咐,重複地說著這樣的話語,深怕孩子們忘了照顧身體,病中忘了求援。專注於攝影的師伯們盯著鏡頭一連站了數小時,什麼時候旁邊多了張椅子,才注意自己到酸痛的腰椎。慈濟人奉獻不求鋒頭,簡短上台一句致詞,竟然是至情至性的「大家高興就好」,五根手指上還滴著水珠。

我們差點忘了,這其實是一場正式的聚會,慈青社面對新生,慈濟協助慈青社舉辦活動。當一棟屋子裡長輩與孩子們同桌吃飯,兄弟姊妹互相關懷,真情流露的片刻有家鄉的輕音樂繚繞,這難道不是一幕家人用餐景象?社長感恩師姑關照的語音中藏著些微顫抖,師姑的擁抱正好藏住一雙微紅的眼眶,身為新生的我,心底有東西湧將上來。

走出會所,手上提著師姑們塞過來的打包餐點,抬頭望見蓮瓣中的法船,左右印著慈濟二字,繁體中文再度觸動了我。藏不住頻頻回頭,我不禁想著,我們早已熟識,在遠離故鄉的記憶開端,故鄉又以另一種方式,漸漸靠近。 撰文:新生 歐亦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