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三十日星期天的午後,慈濟志工和慈青們再次來到翰若林(Heinzerling)基金會。這裡是大哥倫布市唯一的重殘收容機構,慈濟人每兩個月便會來和院童及住民們歡聚,共享片刻的輕鬆和歡樂。
以下是慈青同學們的訪視心得:
慈青唐仕玉:
慈濟人無私大愛 讓人心生嚮往
今年夏天要自臺灣出發赴美留學前,偶然間在網路上發現OSU有 慈青這個團體,心中真的非常開心。雖然在臺灣時沒有很多機會和慈濟有所接觸,但卻對於慈濟人身體力行的理念非常有共鳴,也因此當時我就非常嚮往參加慈青的 活動。新聞畫面中,慈濟人的身影,總及時出現在災難的現場或是各個需要幫助的角落。在慈濟,志工們見證了愛是無遠弗屆、無所不在的。於是當時心中已經決定 來到OSU後,只要在課業允許下,一定要儘量參與慈青的活動。
志工溫馨陪伴 增進互動情誼
九月三十日的翰若林基金會(Heinzerling Foundation)訪視,是我來此後參加慈青的第一個活動。出發前已從師姑口中得知這是一間收容重度殘障兒童機構,有些小朋友甚至無法以言語溝通與互動,當時心中既期待也緊張不已,深怕自己不知道怎麼照顧這樣的小朋友,更擔心自己會做得不好。在與師姑師伯及其他志工會合後,這樣的擔心就在大家的陪伴下,漸漸的緩了下來。
本次訪視的活動內容是由翰若林基金會所設計,由志工們與小院童分組完成讀故事書、畫圖、尋找寶物…等等十項任務。在考量院童的體能狀況,我感覺基金會的活動安排是相當貼心的,因為他們比我們更瞭解小朋友的狀況,以及這樣的小朋友適合的活動是什麼?活動是傳達的媒介,更重要的是活動過程中該如何與院童們互動。
真心膚慰 克服溝通障礙
信任托付 安然進入夢鄉
我和逸文學長一組,負責照顧一位名叫凱特(Kate)的五歲小女孩,基芬師姑告訴我凱特因為半年前到外婆家的游泳池家玩溺水,缺氧後就失去與外界溝通的能力。輪椅上貼滿她小時候的照片,似乎還看見她活潑亂跳的樣子。雖然凱特無法表達,一開始我只能自顧自的說著話,但我似乎可以感覺到她的侷促不安,不知道她是否聽得懂我的話?於是我握著她的手,不時摸著她 可愛的臉龐,希望透過肢體的膚慰,能安撫她的情緒。沒多久,她竟掉下淚來,當時心中有些徨恐,因為我無法分辦她是開心?害怕?難過?還是不喜歡我這樣和她 的互動方式?但心中不斷告訴自已,要相信自已能讓她感受到這份善意,於是我更輕柔的和她的對話與持續安撫,漸漸的,她睡著了,所以任務應該算是我和逸文學 長完成的吧。但是看著她睡著的香甜樣子,我知道她對我們有一份信任,也才能安心的進入夢鄉。
----------------------------------------
慈青柳惠琳:
慈濟人親切關懷,溫暖我心
一個秋高氣爽的午後, 在慈濟人帶領下我第一次拜訪了Heinzerling Foundation,志工們也在一點半後陸陸續續報到。雖然這兒對我而言是個陌生的環境, 但不變的是慈濟人那溫暖的笑容與親切的問候。
在活動剛開始的時候,感覺大家有一點緊張而不知所措,因為老實說今天玩的攻站遊戲有些複
無私大愛,分享心中喜悅
眾生有情,感受真誠心意
當活動結束要離開時,其實有蠻多的感觸。除了感恩還是感恩,感謝有Heinzerling Foundation照顧這些小朋友,也感謝有這個機會拜訪Heinzerling Foundation,讓我更深刻的體會到,能健康的活著是多大的恩典啊!所以我會珍惜這份上天賜給我的禮物,在未來做更多的回饋。
-----------------------------------------
兩個小時過的很快,大家依依不捨的和院童們告別,相約十二月再見。心有體會的同時,別忘了打電話回家向爸媽說聲感恩喔。
攝影:慈青卓逸明、歐亦雲